公告: 

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率低是我国海工做大做强的软肋

   2012-08-01 石油机械网油耗子457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国产化率仅达到10%左右。可以说谁拥有海洋油气工程装置技术,以及配套设备的相关技术、关键设备、集成系统,谁就能占有世界海洋工程市场的一席之地。即将参加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研究员赵耕贤如是表示,“但从总包视角而言,我国的软件建设与国际著名总包商SBMTechnipGusto Kvaerner公司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关键设备的国产配套率十分稀缺,这可以说是我国海工做大做强的软肋与瓶颈。”

   中集来福士有关领导也认为,我国海洋工程和国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上。产业链既包括设计、监理、研发、设备,又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产业链的发育程度对海洋工程产业影响巨大。如果没有产业链的培育和成熟,支撑海洋工程这样一个系统工程稳定在高水平上是不现实的。

   目前,我国已具备300米水深以内油气田开发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海工装备。但我国在建造这些海工装备的时候,很多配套产品必须依赖进口。总体而言,目前在我国建造的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中,其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平均不足10%。尽管业界关于提高海工配套设备国产化率的呼声一直很高,但目前配套能力较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如何切实提高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国产化率?装备制造与配套设备企业如何分工协作?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发展一片火热的情况下,船企如何理性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即将于98-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将设置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发展分论坛,针对如上话题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

目前,众多嘉宾已纷纷应邀参加此次会议,包括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院吴有生院士,中海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曾恒一院士,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金庆焕院士, 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副理事长方书甲,中船重工首席专家韩光,大连船舶中国副总工程师马延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的赵耕贤,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清平,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设计中心副CTO 藤瑶等。

     7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列出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项重大工程,其中就明确提出:争取到2015年,使国产深海资源探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关键设备和系统实现国内配套,国际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因此,第四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的有关专家提议在提升我国海工装备及配套国产化率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摸清我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与系统,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如重点培育国产设备供应商等。

       二、组建配套设备厂商之间强强联盟,建立专业队伍,合力打造国产海洋工程配套设备。

       三、推进国际间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专利技术并消化吸收。

       四、国家要适时制定辅助政策并鼓励民族工业的自我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报道
  • oilmc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报道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会员服务 | 用户反馈 | 联系我们 | 交流社区 | 营业执照
客服/合作/投诉:+86-23-81216771 邮箱:oilmc@vip.qq.com 备案:渝ICP备2024042459号-1
© 2006-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信息均为会员发布,虽已初步审核仍请自行注意识别验证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