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冉峰 石油炼制工程催化重整及芳烃抽提领域技术专家,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80项,曾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颁发的“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等荣誉。2010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理事,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2年,丁冉峰把16年的青春岁月留在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而他事业的春天或许才刚刚开始——
独辟蹊径成捷径
1987年,丁冉峰一出大学校门,就迈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从事石油炼制技术研发。随着国家对汽油国Ⅳ标准的推广实施,汽油的升级换代是大势所趋,对油品的辛烷值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是做“加法”,即在产品中加入高辛烷值组分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丁冉峰在炼油厂调查发现,做“加法”的缺点是投资大,能耗高,炼油厂也有一肚子苦水。他逐渐感到自己的研究迷失了方向。2002年,丁冉峰向石研院递交了辞呈,在中关村开了一家名为金伟晖的公司。
如果说丁冉峰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那就是逆向思维。
“下海”之后,他开始琢磨:既然“加法”行不通,何不试试物理分离的“减法”?能不能将低辛烷值组分分离出来,从而使汽油的辛烷值得到提高?从这个朦胧的想法开始,丁冉峰走上了一条新的研究之路。
小径有时也是捷径。不到两年,丁冉峰就将自己最重要的研究成果“HR烃重组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该技术在2007年获得我国发明专利,并相继得到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授权。今年3月21日,美国专利局也向丁冉峰寄来了专利权证书。
“HR烃重组技术”走了一条适合我国能源状况的技术路线。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原料适应性强、投资省、流程短且灵活、产品质量及收率高、能耗低、环保、装置运转周期长且操作简单等优势,2008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让丁冉峰备感自豪的是,“HR烃重组技术”突破了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垄断的技术体系,使我国石油炼化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小径为何能成为捷径?丁冉峰的回答是“学科融合道路宽”。如果划界为牢,研究界限分明,个人只能局限在很小的领域里。“跳出来”后,他开始尝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丁冉峰惊喜地发现,多领域的技术融合,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只能用一个工具去解决问题,现在工具多了,办法自然就多了。”
经过不懈的努力,丁冉峰的研发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目前,他和金伟晖公司已申请了180余件国内外专利,并针对核心技术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形成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石油化工技术体系。
保护和挖掘专利价值
除了在技术路线上独辟蹊径外,丁冉峰在专利的盈利模式上也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很多企业都是自己发明专利、自己使用专利,而丁冉峰则主要把专利技术许可给其他企业使用,同时出售与技术使用权相配套的专利设备、仪表仪器及溶剂、助剂、催化剂。“对石油炼化领域而言,技术许可的利润远远高于自己应用。”丁冉峰告诉记者,公司核心技术的单项技术许可金额超过1000万元。
目前,丁冉峰的公司已建立了研发基地、三剂生产基地、专利设备生产基地、专利仪表生产基地和专利滤芯生产基地,拥有170余套石油化工装置工业应用成果以及30余套研发装置应用成果。公司的技术和装备在中石油、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中海油等石化企业得到应用,还打入国际市场,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丁冉峰清楚,专利技术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挖掘专利价值,把专利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公司的专利律师耿小强这么评价他:“作为一个技术研发人员,他对专利的价值判断异乎寻常地敏锐。”
在短短的八年多时间里,丁冉峰的公司从3个人、50万元资产的小企业一跃成为120人、8000万元注册资本的大企业。超常的发展速度带给他极大的快乐。他甚至感觉自己精力越来越充沛,越来越年轻了。
其实,丁冉峰不同寻常的成功遵循的却是一条成功定律——“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意+持之以恒的努力”。他采取的技术路线和盈利模式虽然独特,但却紧密地契合了工业化应用的需要。为了解炼油企业的实际困难,他跑遍了全国各地的炼油厂。为了改进技术,他背井离乡在抚顺的企业一待就是三年多,零下30多度还守在室外调试设备……
在研发和创业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信心支撑着丁冉峰一路向前。爱好爬山的他对此还有一番领悟:就像在峭壁上攀爬,前方无论刮多大的风都得顶着风往前走,因为停下就可能被吹落悬崖。有压力,才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