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半,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停放好自行车,提着包,稳步走进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楼。他是已退休十多年的石油老专家石广仁。值班的同志知道,他每天这个时间来上班,晚上9点半才走出办公室,把走廊的灯一个个关掉后离开,风雨无阻。 石广仁是勘探院专家室成员。专家室共有44位像他这样的老石油,平均年龄74岁。深深的石油情,让他们虽至暮年,壮心不已,投身科研的热度丝毫不减。 专家室主任丁树柏介绍,这些参加过大庆、胜利、辽河和塔里木油田会战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石油聚在一起,担负起勘探院技术咨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参谋顾问的职责。 而老专家说,他们的任务是“传承技术、传承精神、发挥余热”。 一位熟悉情况的机关干部说,老专家离退休前都担任过院副总工程师以上职务。他们既有科学技术研发的深厚功底,又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是专业技术领军人物,多数是政府津贴获得者。“院里很多中青年科研人员,是读着这些专家写的教科书成长起来的。” 2010年11月,国家“973”项目《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担任这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专家室的沈平平教授。此前,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研究,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殊荣。 大庆油田4000万吨稳产,海塔是重点区块之一。这个区块属于水敏地层,上产遇到难题。2009年,专家室和勘探院海塔中心科研人员一起专题研究,多学科会诊,针对十几个难点提出配套解决方案。老专家刘文章提出了注氮气采油技术的方案。 这种“多学科会诊”模式如今已被勘探院认可和沿用。“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而是多学科、多专业,现场经验的集成和专业的积累合力作用在一个油田上,最终解决了问题。” 尽管年事已高,老专家还是经常下油田,跑现场,搞特色技术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为支持辽河油田千万吨稳产,8位老专家与勘探院热采所科研人员去年组成赴辽河小分队,深入分析,提出稳产建议。 定期向院里提建议,递交报告,为石油科研建言献策,老专家称之为写“本子”。去年,他们向院里交了30多份“本子”。 针对院里的科研成果评审,老专家写出“本子”——《油气开发从理论到技术应怎样有更明确的方向》,涉及十几个科研所,提出20多个问题。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地质师、勘探院院长王道富看了报告后,逐一给相关研究所提出落实意见。 2010年夏天,勘探院开展转变发展方式讨论,广开言路。专家室提出26条建议,汇集成一个“本子”交到院里。 在关于“学科建设”的“本子”中,老专家提出,要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从长计议人才培养…… 一个个“本子”,既契合当前的科研实际,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给力措施,透着智慧,体现了老专家热爱石油的拳拳之心。 老专家是财富。他们传承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还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石油传统。 刘文章是大庆会战时期的“科技标兵”,如今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走到中青年科技人员中间讲会战历史,讲如何传承大庆精神、实践“两论”哲学思想、发展油田开发新技术。 72岁的粱狄刚教授有多年勘探工作经验。去年,他带着专家、学者和老同志对四川油田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重新认识资源量、重新认识裂缝型油层、重新认识油藏类型、重新认识勘探开发工艺技术”的意见。油田领导听取报告后,“很振奋,很激动”,更为老石油的赤诚之心深深感动。 他们教给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还有科学求实的治学态度。身教胜于言传。他们手把手地带年轻人,坦诚指出不足,甚至不留情面进行批评。老专家傅诚德说,现在院里博士硕士都担起重要岗位,建议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科研方法培训。在他的提议下,专家室立题“科技创新科学方法研究”,加快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大到国家973项目,小到院里课题跟踪立项,专家室去年参加80多个项目研究。此外,还参加集团公司和勘探院项目评审628项,咨询136项,科研课题40项,编写立项审查30项。今年,33位老专家将参与87项院内项目研究。 从今年开始,勘探院为鼓励前瞻性技术研究,将设立中青年创新基金。首次参加申请的项目80多个。2月22日,申报资料装满4个大袋子,被送到专家室,要逐一评审打分。 “院里给了我们发挥余热的平台,老同志们就算累点儿,心里也高兴!”老专家干起工作来,劲头十足。 |
来源: 中国石油报 | │ 作者: 记者 张立岩 通讯员 李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