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恐怖故事:最早的一批八零后,已经44岁了。
现在的国央企,正是80后挑大梁的时候,混得好一些的已经进了班子,其余也大多是单位中层、业务骨干。
但人到中年,80后也是危机感最重的一批人。
前途:上不去、下不来
80后常说自己是最悲催的一代。
年轻时的规则是论资排辈,领导说你们多历练历练,以后世界就是你们的。
于是兢兢业业忙工作,被“升职”这根胡萝卜吊着,拼命拉磨。
不想若干年过去,眼看快要熬到头,“干部年轻化”来了,领导画过的饼瞬间成了泡影,
眼看着比自己晚进单位,能力、资历不如自己的后辈成了自己的领导,心中五味杂陈:
明明正值经验阅历最丰富、为人处事最稳重的盛年,怎么就被划线一刀切,成了提拔无望的“弃子”?
话虽如此,领导说,80后作为单位的骨干,要牺牲小我为大我,发扬螺丝钉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忘初心、埋头苦干,
软鞭子、大帽子齐上,80后被牢牢地钉死在在自己的岗位上,想上上不去,想下下不来,只能以一种尴尬的姿势,悬在半空。
工作:躺不平、卷不动
现在的国央企,越来越躺不平了。
工作量越来越大。
卷制度流程、卷文山会海、卷SJ督查、卷沟通汇报、卷业务指标,看起来每个人都很忙,加班加点、热闹非凡,
到了月底一盘点,虽然该推进的事情原地不动,该完成的经营指标一个没完成,但到底是呈现出了一副业务繁忙的美好景象。
领导还动不动拿经济环境、就业形势说话:
外面形势这么差,有这份工作就知足吧,要珍惜!
而“珍惜工作”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那当然是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拼命干活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再想躺平的人,也不得不弹起来、继续卷。
而80后拖家带口、身体指标也开始亮红灯,不但卷加班卷不过年轻人,就连领导画的大饼也吃不进,心里的危机感,自然日甚一日。
职场:不出众,就出局
现在的国央企,考核越来越频繁、市场化退出机制越来越完善。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周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绩效考核和薪酬、奖金、晋升挂钩,由不得你不重视;
调岗待岗、降职降薪、末位淘汰...“能者上庸者下”、“不出众就出局”,一道道大鞭子挥舞着,国央企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铁饭碗”。
当然,考核、退出的Q力掌握在领导手里,领导又多了一个好用的管理工具。
而悲催的80后,干了大半辈子,眼看前途无望,刚想躺下来歇一歇,又被考核的指挥棒翻起来烙大饼,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生活:父母渐老、儿女尚小
8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又赶上二胎、三胎开放。
这意味着,一个小家庭,夫妻两人要赡养四位老人,如果生了二胎,就是四位老人+两个孩子。
人到中年,80后是所有人的依靠,自己身后却无人可依靠。
上有老下有小,这边是“35岁危机”,那边是“65岁退休”,
80后不敢生病、不敢失业、不敢跳槽、不敢穷、不敢老,被一道道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就像一个陀螺,一刻不得停歇。
...
80后是矛盾的一代,
最大的矛盾,是不够充实的钱包,与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
他们成长的环境还不富有,特别是小镇做题家,承载了家人太多期望,自己也总相信“努力能改变命运”。
拼尽全力一砖一瓦构筑了自己的小世界,一转头却发现,自己承载全部希望,肩负责任重担,身前千军万马,身后却空无一人。
因此,80后总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在“不敢”与“不甘”间徘徊。
他们曾相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如今,他们却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