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滴点化学性质
润滑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达到一定的流动性的温度,称为滴点,用摄氏度表示。
润滑脂的滴点只是有条件地表征润滑脂的熔点,因此没有物理意义,对于滴点在100℃以下的润滑脂,都规定它们能够工作的温度上限要比滴点低15-20℃。但是,由于出现了滴点比100℃高得多的润滑脂,例如:锂基润滑脂(170-200℃),复合钙基润滑脂(230-260℃),复合锂基润滑脂(大于260℃)和复合铝基润滑脂(250-260℃)等,这个指标已经失去它的实际意义。
例如,锂基润滑脂能够工作的温度上限为110-130℃,复合钙基润滑脂能够工作的温度上限为150-160℃。
有时可以按滴点来粗略判断润滑脂稠化剂的类型,如钙基脂的滴点为70-90℃,锂基脂的滴点160-200℃,复合皂基脂的滴点230-260℃或大于260℃等。但zui重要的还是根据滴点估计润滑脂可能使用的zui高温度。如果润滑脂的滴点接近或低于润滑部位的温度,润滑脂就会从润滑部位熔化而流失。
润滑脂的滴点,虽然没有确切的物理意义,但研究润滑脂时,往往希望能获得高滴点,因为滴点高意味着应用范围宽。高温润滑脂的首要指标就是滴点,如果没有高滴点就不具备高温润滑脂的条件。当然,性能良好的高温润滑脂,除了滴点高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低的蒸发损失等。
润滑脂滴点的测定方法
润滑脂和固体烃滴点测定法SH/T 0115-92、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T4929-85和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GB/T 3498-83。前两种方法只能测定250℃以下的滴点,而后者可测定高达330℃的各种类型润滑脂的滴点。
国外相应测定润滑脂滴点的方法有:美国的ASTM D566、ASTM D2265(宽温法)、德国的DIN 51801和日本的JIS K2220 5.4等。